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图片新闻
司法护苗成长路,锦旗高擎感恩心——一封送给检察官的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5-03-0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在蛇年正月十五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阿拉善左旗人民检察院出现了温馨又感人的一幕。两个孩子和他们的家人手捧着一面锦旗,满怀感激地走进检察院,锦旗上“人民检察为人民,司法救助暖人心”几个烫金大字格外醒目,承载着他们内心深处的无尽谢意。同时,孩子们还写了一封感谢信,送给阿左旗检察院检察官,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对检察院最诚挚的感恩之情。

故事还要从孩子们家庭遭遇的重大变故说起。原本幸福美满的一家四口,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陷入了困境。孩子们的父亲不幸离世,母亲背负了巨额的医疗债务,未来的道路被阴霾笼罩。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了解到孩子父亲的离开导致整个家庭丧失经济来源,母亲和孩子们处境艰难,阿左旗检察院秉持司法为民的理念,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了让救助金尽快发放到位,检察官们加班加点收集整理材料,积极沟通协调,最终成功为孩子们申请到司法救助金4万元。同时,检察官也积极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发展,值此开学季,将两个崭新的书包送到孩子们手中,鼓励她们好好学习。

在感谢信中,孩子们这样写道:“非常感谢你们的关心和爱护,送我和妹妹的小书包我们非常喜欢,谢谢你们,我会好好学习的。”孩子们朴实的话语,让在场的检察官们为之动容。孩子妈妈也表示:“这笔救助金犹如一场及时雨,解决了孩子们生活和学习上的燃眉之急。当我们觉得生活没有希望的时候,是检察院给我们送来了救助金,让我们的家重新有了温暖。”这面锦旗和这封感谢信,是孩子们对检察院的深情回馈,更是司法救助工作成效的有力见证,体现了司法机关对未成年的关怀与呵护,相信在司法救助的温暖护航下,两个孩子一定能够茁壮成长,追逐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一头牵着群众疾苦,一头系着司法关爱”,这是对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最为贴切的描述。近年来,阿左旗检察院始终坚持多元化司法救助工作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涉法涉诉信访救助工作,加大对司法救助案件的办理力度,对因案导致生活面临困难,且无法通过法律诉讼获得有效赔偿或补偿,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及时进行司法救助,确保“应救尽救”,彰显司法温情,2024年以来,共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34件,发放救助金39万余元。

检察官说法

国家司法救助,是国家为帮助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通过诉讼无法及时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或其近亲属解决生活急迫困难而给予的辅助性救济措施,重点解决当事人生活面临的急迫困难。

哪些情形可以申请司法救助?

当事人因生活面临急迫困难提出国家司法救助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救助:

(一)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造成重伤或者严重残疾,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没有赔偿能力,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陷入生活困难的;

(二)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危及生命,急需救治,无力承担医疗救治费用的;

(三)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而死亡,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没有赔偿能力,依靠被害人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近亲属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陷入生活困难的;

(四)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加害人死亡或者没有赔偿能力,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陷入生活困难的;

(五)举报人、证人、鉴定人因举报、作证、鉴定受到打击报复,致使其人身受到伤害或财产受到重大损失,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陷入生活困难的;

(六)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等,因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申请执行人陷入生活困难的;

(七)因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权行为造成人身伤害,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受害人陷入生活困难的;

(八)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认为需要救助的其他人员。


 
本院概况
领导介绍
机构职能
检务指南
案件信息公开
网上举报
网上申述
检察长信箱
律师预约平台
法律咨询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中国检察听证网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人民检察院

        地址: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乌力吉路003号  邮编:7503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